中宏网记者:今年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收官之年,也是5G等移动通讯技术进入全国县域之年,下一步,您认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县域媒体融合会产生哪些影响?
宋建武:在新技术影响下,新闻等各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出现了三个主要趋势:
其一,事物运动讯息采集方式从信息向数据深化。人类以往对外部世界变化的认知基本上是在感官可直接感知的层次,采集通常是人通过感官进行。而传感器技术与5G技术的结合,使数据采集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事物内在联系和外部环境变化。
其二,新闻及其他生产及传播过程的智能化。人类创造算法驱动机器、使用数据,可实现更高效的新闻生产、分发、接收和反馈,这是一个从人工到人工智能的转型。人工智能技术(数据与算法的结合)正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人类工作将逐步从重复性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更集中地发挥到问题分析、内容创意及技术开发、规则制定等创造性活动中。
其三,新闻及其他信息产品使用和消费的个人化。移动终端的个人化属性以及精准推送技术带来的高效率,使得信息传播出现了个人化趋势(即所谓"头条化")。大众传播正在被个人化传播所替代,用户个人的信息主权越来越强化。
这些变化也使媒体形态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平台化:未来的媒体是综合性生态级互联网平台的组成部分,而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则是一个以新闻传播为核心功能的生态级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平台化特征,各种资源、应用和服务汇聚其上,交叉网络形成多边价值,用户规模创造"人口红利"。
移动化:移动终端是当前新闻等各类信息抵达用户的主要端口。移动端以精准传播为主导的信息分发方式,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海量信息供需匹配问题,所以"移动优先"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切入口。
智能化: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全过程。移动端不断产生的海量用户数据,平台中持续形成的多元使用数据,相应的运维工作量远超人类劳动力极限,必须由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实践中,文字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推荐等技术应用已显著推动了互联网新闻传播业的更新换代。
县级媒体机构在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媒体融合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信息传播领域多方面多层次一体化的过程。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与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一体化结果,将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基础结构。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全媒体传播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的融合是种更高层次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会赋予全媒体传播体系运转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而上述两个体系的结合点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政务服务功能和社区信息枢纽功能,两个体系的一体化以数据总汇(数据中台)为内核、为枢纽,形成现代社会运营的多面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与社会生产体系和流通体系的一体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中的本地服务是其连接社会生产体系和流通体系的节点。
从上述分析看,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下沉应用,将大大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础能力,同时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发挥功能提供技术条件。
中宏网记者:结合战疫新形势,您对进一步推进县域媒体融合有何建言?
宋建武: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权威信息发布、防控知识宣传方面表现突出,在服务群众、组织群众方面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然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抗疫实践也反映出其在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功能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实践证明,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基层治理体系的一体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建设与完善也离不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支持,而具备三大功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必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做既有利于媒体资源、政务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能提升党和政府在互联网空间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